BETWAY(中国必威)官方网站

广元:守住绿水青山收获“金山银山”|必威|官方网站
行业资讯 分类
广元:守住绿水青山收获“金山银山”发布日期:2025-07-27 浏览次数:

  在大自然缤纷的色彩中,绿色最吸引眼球,因为它是自然的底色,是一种意境,更是一种品质。

  嘉陵江、白龙江、南河等主要河流水质达到或优于II 类水质,白鹭栖息,鱼翔浅底;

  全市土地富锌富硒,是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和全省首个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市;

  秀美山水可“观养”、宜人环境可“居养”、厚重历史可“文养”、绿色有机可“食养”……

  近年来,全市人民守护着这些诱人的绿、清新的绿、蓬勃的绿、诗意的绿,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支撑,已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市、中国十佳宜居城市、全国康养十强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等殊荣。

  万里河山,生机盎然。广元市持续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辩证统一中谋篇布局,绿色发展正在提速,绿色版图持续扩展,全市人民共同描绘的美丽广元新画卷徐徐铺展。

  “大山大水大森林、好山好水好生态”。来广元旅游的外地游客由衷感叹:“空气太好了!我们很喜欢广元这个干净而美丽的城市。”

  生态环境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中国气象局、国家疾控局联合印发的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名单正式公布,广元市成功入选。

  《苍溪建设美丽四川先行试点县实施方案(2024—2030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顺利通过专家评审,这标志着作为全省15个首批美丽四川建设先行试点县之一,苍溪县是《实施方案》通过专家评审的首个县区。

  广元市申报的《守护千年瑰宝 赓续蜀道文脉——广元聚力蜀道翠云廊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的探索实践》被国家文物局评为2024年度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十佳案例”。

  2024年,全市生态环境系统以美丽广元建设为统领,统筹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推动着全市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也推动着百姓的生态环境幸福感不断攀升。

  成功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翻身仗”,市政府修订出台《广元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更新了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和252家重点企业“一厂一策”实施方案。落实工业源、移动源、扬尘源、面源污染防治措施,日夜巡查,严查违规排放。完成柴油货车遥感监测5020辆,便携式路检抽查2028辆,完成非道路移动机械监督抽测448台,非道路移动机械编码登记查验534台。全覆盖检查该市15家机动车检验机构、129家汽修企业。

  与此同时,企业作为经济发展主力军,也纷纷扛起环保担当,加大投入力度,升级设备,废气层层净化达标排放。

  水泥、焦化、玻璃、再生铝、铝压延行业超低排放改造14家,砖瓦行业压减生产线条,完成低(无)挥发性有机物原辅材料替代企业7家。

  2024年,市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率97.3%,同比提高2.2个百分点。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23.8微克每立方米,同比改善7.8%。两项指标均除三州外全省最优。

  同时,广元市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在全省率先开展嘉陵江流域(广元段)水生态调查工作,其经验做法被省生态环境厅在全省转发。

  此次水生态调查是嘉陵江流域(广元段)覆盖范围最广、调查类群最多、调查技术最为全面的一次水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不仅摸清了嘉陵江水生生物多样性本底现状,掌握了重点保护水生生物种类及分布,对该市持续筑牢嘉陵江上游生态屏障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截至2024年底,广元市以嘉陵江流域为重点,布设40个监测点位,对嘉陵江干流及主要支流的水生态系统开展全面调查与监测。该市19个国省考核断面水质全部达优,乡镇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100%。

  近年来,广元市大力实施“1345”发展战略,加速推进环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并将城市品质提升、人居环境改善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入实施城市能级提升行动,以扩绿为手段筑牢生态屏障,加快生态价值转化,发展园林绿化事业,推动美丽宜居园林城市建设迈上新台阶。

  放眼望去,如今的广元大地空气沁人心脾、山间绿意流淌、水面碧波荡漾,处处是青山碧水蓝天入画卷的美景。

  拌料、灌装、杀菌……7月23日,在位于利州区宝轮镇的广元市吉香居食品有限公司,泡菜自动化生产线匀速运作,工人们正熟练地分拣……现场一派繁忙有序的生产景象。

  “从田间到餐桌,我们从蔬菜选种、育苗,到采摘、清洗、发酵、加工,再到成品进入市场销售,每一个环节都可以追溯,确保产品质量从源头抓起,层层把控……建立了规范标准的蔬菜加工生产工艺及流程,并实施了产品可追溯体系。”据该公司办公室主任邓淑介绍,产品经过3次以上的严格挑选,再经过层层工序,才能最终呈现在消费者的餐桌上。公司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订单种植模式,不仅实现就近收菜节约成本、生产流程全程可监控,更带动了当地村民增收致富。

  7月23日,在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下西坝街道铁路社区,“火车”“月台”“绿皮火车厢”……经过老旧小区改造,只见该社区面貌焕然一新,修建了含有丰富铁路元素的“时光长廊”,重现宝成铁路昔日辉煌,已变身为“网红”打卡地。

  不仅是铁路社区,近些年,生活在广元的人们于细微处都切身感受到了城市的变化:“蜘蛛网”电线不见了,内涝少了,停车位多了,老旧小区变美变干净了,交通也顺畅了,城市骨架在逐渐拉大……城市“面子”美化了,“里子”夯实了。

  实施多污染物协同控制,聚焦废气、扬尘、黑烟,推动PM2.5与臭氧“双控双减”。

  深化长江“十年禁渔”,开展东河、西河综合治理,推进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建设,确保优良水体水质稳中向好。强化源头防控,推进农用地分类管理,严控化肥农药使用,构建“从田间到餐桌”的绿色供应链。

  高品质建设城乡环境,绘就“全域美丽”画卷。深化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推进老旧小区“微改造”,完善“15分钟生活圈”,打造“口袋公园”“城市绿廊”。

  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大行动”,推进“厕所革命”“污水革命”“垃圾革命”,打造“一村一景、一户一韵”的美丽乡村。

  同时,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为约束,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构建“市域生态绿廊—嘉陵江生态带—秦巴山生态屏障”体系。

  推行林长制,实施天然林保护修复工程,开展矿山生态修复专项行动,让“荒山变青山”。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建立健全“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严防外来物种入侵,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金裳凤蝶现身广元……

  广元市将始终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路子,让广元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使广大人民群众过上更舒适、更安逸的幸福生活。

  “这个夏天,我们房间爆满,游客们享受着‘自然空调’、陪着家人数星星、听着虫鸣入睡……”盛夏七月,绿浪翻滚,位于朝天区曾家镇大竹村九组的拾山院民宿,白墙灰瓦,古朴优雅,来到这里的游人络绎不绝,他们只为领略“美丽乡村”的风采。

  而在2024年,全市仅曾家山接待游客200万人次,夏季单日最高突破5万人次。

  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广元的农村真美!随着乡村振兴发展,环境变得更美,农民生活更有幸福感和获得感。

  宜居宜业宜游,村美民富。“美丽乡村”正成为美丽广元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这也是广元一脉相承的绿色施政理念结出的美丽果实。

  如何评价一个地区生态环境价值几何?2021年,昭化区柏林沟镇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结果出炉:2019年该镇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为19.15亿元,成为全省首个启动、首个完成GEP核算的乡镇。通过GEP核算成果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的应用,引导当地群众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开发更多更优质的生态产品……

  作为全省首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广元市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新路径、新模式。初步构建了生态产品总值(GEP)核算体系,实现市、县(区)GEP核算全覆盖。依托大蜀道、嘉陵江、大熊猫国家公园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经济、水经济、生态农业等生态产业。

  在生态农业方面,广元市以创建全国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市为抓手,建成全国最大的红心猕猴桃良种繁育基地、黄茶种业基地和王家贡米太空种子繁育试验基地,发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552个,认证有机基地面积达50万亩。朝天核桃、苍溪猕猴桃、米仓山茶入围“2024中国品牌价值评价”100强。

  在文旅康养方面,积极传承保护蜀道文化、三国文化、武则天历史名人文化和红色文化。加快建设大蜀道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和康养度假胜地,建成国家AAAA级以上旅游景区23个,打造曾家山、唐家河等一批避暑旅居康养产品,推出“古蜀道徒步游”等研学旅游线余条。

  所谓靠山吃山,靠林吃林,广元市推进“森林四库”建设,拓展林药、林菜等多种经营模式,培育省级及以上林下经济示范基地6家,建成国省市县四级现代林业园区81个,开发核桃油等精深加工产品30余种。

  水,是自然财富,也是经济财富。近年来,广元市依托水资源,做足水文章,持续做大“中国特色天然饮用水之乡”品牌,已培育规模以上饮料及饮用水企业25家,推出包装饮用水、酒类制造、软饮料等10余类近100个“好水”产品,2024年全市食品饮料产业(含饮用水)总产值突破200亿元……

  如今的广元,冬春候鸟盘旋飞舞,夏秋各色花卉傲然绽放,湖面碧波荡漾,岸边绿树成荫,亲水平台、健身步道上,跑步、健身的市民络绎不绝。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落在东山公园时,已有许多市民在这里呼吸新鲜空气;当太阳渐落晚霞铺满天边时,嘉陵江岸的绿道上,休闲散步的市民来来往往;马路上,时而有清洁能源车辆驶过;远处山脊上,一排排风力发电机的叶片正随风转动……

  分选、压料、熔炼、铸造……在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林丰绿色铝材项目主要采用清洁能源生产,每年可减少碳排放92万吨。拥有先进技术设备和一流科研团队的林丰铝电在治理废气、节能降耗等方面持续发力,2023年,被评为“全国电解铝行业唯一一家重点用能行业能效‘领跑者’”。在“龙头”企业林丰铝电的带动下,该市多家铝企自发启用环保改造资金进行环改。

  近年来,广元市累计创建国省绿色工厂5个,省级以上经开区全部纳入国省园区循环化改造试点示范,广元经开区纳入省级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能耗管理,建立能耗在线家重点用能单位进行实时监控,确保能耗的有效控制。积极推动节能降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碳排放。

  广元市加快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把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当作服务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全局的“先手棋”,水电、风电、光伏、垃圾发电等新能源开发利用齐头并进。

  “现在的日子过得越来越有温度了!”旺苍县天星镇的喻代国说,他家去年用上了天然气,再也不用上山砍柴烧火做饭、取暖了。普及使用天然气,既减少当地植被砍伐和空气污染,又极大地便利了群众的生产生活。

  广元市推行“气化广元”工程,推进管网天然气进城镇、液化天然气进农村,实现各县区、工业园区、重点集镇管输天然气全覆盖;各县区主城区全部实现“煤改气”,天然气民用户累计超50万户。

  广元市坚持把新能源产业作为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抓手,有序推进水风光互补开发项目建设。剑阁广坪、西庙、碗泉风电项目及四川能投广元燃机工程项目已并网发电,风电装机容量达140.62万千瓦,清洁能源发电装机突破500万千瓦,年均电能替代量近2亿千瓦时。

  创建5家“绿色支行”,开发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7类17种、累计发放贷款超140亿元,开展“GEP+整村授信”金融运用试点,创新“绿色+普惠+金融链长”等信贷服务模式,推出全省首笔“GEP生态价值贷”。

  同时,推进流域生态环境治理、海绵城市建设等项目,推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项目50个、示范单位15个,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了有力支撑。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追蓝逐绿、向美而行。如今的广元大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行稳致远,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刘怀英)

广元:守住绿水青山收获“金山银山”(图1)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