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WAY(中国必威)官方网站

科技赋能西安农业绿色转型|必威|官方网站
行业资讯 分类
科技赋能西安农业绿色转型发布日期:2025-08-01 浏览次数:

  “果树行间种上毛苕子等绿肥作物,不仅减少了土壤水分的蒸发,还抑制了杂草。”

  从秦岭脚下的生态果园到渭河沿岸的生态农场,从都市农业园区到乡村振兴示范村,西安市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深入推进农业资源循环利用,积极探索绿色低碳发展新路径。截至目前,西安市已有17家农场入选国家级及省级生态农场,辐射带动越来越多的农户实现农业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将生态农业从理念变为实景。

  7月24日,在西安鄠益美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葡萄园内,游客正在采摘、品尝葡萄。“咱的葡萄不用化肥,零农残,果香浓郁,营养成分高。这是刚摘的葡萄,您可以带皮吃。”该公司负责人汪航对游客说。

  该公司配套建设了一座肉牛养殖场,所产牛肉供应本地餐饮企业。干牛粪和果树枝条经过分子膜智能发酵堆肥技术,制成固态有机肥,用于葡萄园的土壤改良。湿牛粪通过沼肥处理设施发酵,转化成液态有机菌肥,为果树提供速效养分。

  “这种种养结合的做法,充分发挥了资源循环利用的优势,实现了农业废弃物的近零排放。”汪航说,依靠这套完整生态循环模式,公司实现了化肥的全量替代。2022年,西安鄠益美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入选国家级生态农场。

  近年来,在西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以下简称“西安农技中心”)指导下,西安市鄠邑区葡萄产业园区通过生态循环模式,不仅改善了土壤环境,还提升了果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有机肥不仅能改善土壤结构、提升地力,还能有效降低土地对化肥的依赖。如何把农业废弃物变成有机肥,发酵工艺是关键。

  7月25日,记者走进西安稷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只见有机肥生产区整洁有序,一个“黑色魔术屋”正在持续冒着热气。这个“黑色魔术屋”下面是牛粪、果树枝条等农业废弃物,现场几乎没有异味。

  西安农技中心技术人员常小箭一边工作一边说,这个“黑色魔术屋”其实是一套智能堆肥系统。外层覆盖的分子膜是整个系统的核心技术,能够阻隔堆肥过程中产生的氨气等成分,有效减少异味外泄。分子膜还能阻隔雨水等外界水分渗入。

  “以前堆肥发酵需要搭建大型棚舍和防雨设施,现在只需对地面进行简单硬化处理,就能在露天环境下实现稳定发酵,极大降低了建设成本。”西安稷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袁景说,这套系统实现了全过程远程操控。过去发酵,每5天至7天需要人工将物料翻一次,给微生物提供氧气,进行好氧发酵。现在只需在手机上一点,不用翻堆,就可以实现好氧发酵,节省了不少人力。

  “我们针对林果枝废弃物腐熟周期长、传统堆肥附加值低等难点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常小箭说,西安农技中心联合西安工程大学专家团队,创新研发出高效腐熟菌剂,使农业废弃物的发酵周期缩短至15天至20天,发酵效率提升30%以上,实现了农业废弃物向有机肥的高效转化。

  在西安毅朝种养殖业专业合作社,一种绿色生态种植模式正在发挥作用:通过“以枝代肥、以草改土、以菌代药”的方式,实现果园的低碳生态种植。

  7月25日,该合作社负责人张毅朝指着葡萄叶片说:“你看这个叶子,又大又厚,颜色黑绿发亮。这说明我们种的阳光玫瑰葡萄营养很充足,硬度好,果子个头大。”

  2022年以来,西安毅朝种养殖业专业合作社尝试应用“三位一体”土壤微生物区系调控技术体系,通过“果树枝条分子膜菌剂协同发酵高值化利用技术”“果园绿肥综合利用技术”“‘微生物+’土壤养分高效管理技术”,让果园的果树枝条得到循环利用,提升了果园土壤有机质,优化了果树根际微生态环境,实现了“养根健果”的目的。

  “这套技术体系为果园带来实实在在的改变。”张毅朝说,以前每亩地的底肥要用100公斤复合肥,今年仅用了10公斤,葡萄长势非常好,既降低了成本,又实现了增收。2023年,西安毅朝种养殖业专业合作社入选省级生态农场。

  西安农技中心副主任杨雍说,当前,西安市以技术创新为引擎,在生态循环农业领域多点突破。从农业废弃物高效转化,到蔬菜秸秆全量利用等技术;从“绿肥+”果园生态循环绿色低碳,到“秸秆—养畜—菌肥—果粮”种养循环等模式,一系列创新技术、创新模式正加速落地,让绿色成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记者 杜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