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这穿梭于花丛间的小生灵,不仅是生态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更承载着一项关乎生态、农业与民生的“甜蜜事业”。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指引下,蜂产业正以其不可替代的生态属性,成为连接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天然纽带。
我国是世界第一养蜂大国,蜂产业发展始终与生态保护同频共振。在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连续30余年位居全省第一的养蜂规模、蜂产品产量与产值,不仅是产业兴旺的见证,更是当地生态文明建设的缩影。这里不仅是“中国蜜蜂之乡”,更以荆条蜜、刺槐蜜两大“中国四大名蜜”为代表,在世界蜂产品市场镌刻下“沁水印记”。
林下养蜂,是利用森林良好的生态环境,在林中或林缘进行蜂养殖。沁水县作为闻名全国的优质蜜源基地,恰为这种养蜂模式提供了绝佳土壤——境内植物种类繁多,蜜粉资源丰富,尤其是荆条、刺槐、狼牙刺三大蜜源,以面积广、蜜量大、产量稳、质量好闻名全国,“养蜂者的乐园”实至名归,发展蜜蜂产业的自然资源优势得天独厚。在这里,蜜蜂在林间自由穿梭采蜜,既不用侵占耕地,又能通过授粉促进林木繁茂,在守护绿水青山的同时,让“甜蜜产出”持续赋能百姓增收,真正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的良性循环。
政策的持续发力,为生态文明建设筑牢根基。自2011年起,沁水县委、县政府连续十余年聚焦蜂业与生态协同发展,从标准化蜂场建设到良种引进,从技术培训到龙头培育,全方位织密蜜源生态保护网。2018年,沁水县被山西省列为唯一“省级蜂蜜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试点;2019年,“沁水蜂蜜”成为山西省蜂产品唯一、晋城市第一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这些荣誉不仅是对产业品质的权威认证,更是对当地生态保护成效的有力佐证。通过“政府扶龙头、龙头建基地、基地带农户”的联动模式,沁水县将生态保护转化为民生福祉,让农民在守护山林中收获“甜蜜”回报。
科技创新为传统蜂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更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支撑。近年来,沁水县持续推动养蜂技术迭代升级,数字化智能养蜂技术的深度应用,不仅显著提升了养殖效率和产品质量,更以科技手段强化了对蜜源生态的精准保护。2018年,沁水县引进了全国第一台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法国成熟蜂蜜分离生产线,并与中国蜜蜂育种权威单位吉林蜜蜂科学研究所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2022年,山西省首个数字化智能蜂场在此落地,通过智能物联网蜂箱、蜂场管理平台、蜂农手机APP实现智能化管理。而乡村e镇建设的深入推进,更让蜂产业插上了数字化腾飞的翅膀。集产品溯源、品牌培育、视觉拍摄、营销策划等功能于一体的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为蜂产品构建起全链条数字化服务体系。
从昔日的“一煤独大”到如今的生态立县,沁水县坚持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之路,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全过程。如今,这片土地正将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成果”转化为富民强县的“金色效益”,200余万亩蜜源资源在生态滋养下持续焕发蓬勃生机。这份对生态环境的坚守,让“中国蜜蜂之乡”的绿色底色在转型发展中愈发鲜亮。
人民网北京7月28日电 (记者罗知之)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税收改革与发展有关情况。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胡静林在会上表示,税制改革和减税降费为改善民生提供了有力支持,2024年个税汇算中享受专项附加扣除的人数达1.19亿人,较2020年初次汇算增长55%,减税金额增长156.5%,由2020年的1160亿元增加到今年近3000亿元。…
人民网北京7月28日电 (记者李栋)农产品一头连着百姓餐桌、一头连着农业产业,促进农产品消费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举措。近日,农业农村部等十部门印发《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着力激发农产品市场消费潜力,有力有效扩大农产品消费。…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版权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