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农业,是以农业生产、农村风貌、农家生活、乡村文化为基础,开发农业与农村多种功能,提供休闲观光、农事参与和农家体验等服务的新型农业产业形态。休闲农业可大致分为农家乐、休闲农园、休闲农庄和休闲乡村这四种基本形态。
国家高度重视乡村振兴工作,在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休闲农业行业相关政策措施,持续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大力实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工程,建设一批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认定一批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推介一批乡村休闲旅游精品景点线路,并推动资源适度集聚,促进休闲农业高质量发展。
本文节选自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年中国休闲农业行业现状及展望(附政策、营业收入、接待人次及产业链)「图」》,如需获取全文内容,可进入华经情报网搜索查看。
产业链来看,上游涉及农产品种植、养殖与加工等环节,负责提供丰富的农业资源和必要的物资支持;中游市场主体包括农家乐、休闲农园、休闲农庄等,负责提供休闲观光、农事参与和农家体验等服务,是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下游则是与游客接触和服务的环节,涉及旅行社、周边旅游景区、城市酒店等企业和机构,负责旅游线路规划、客源输送、营销宣传等工作,是终端游客群体与休闲农业之间的桥梁。
休闲农业作为利用农村田园景观、自然生态环境资源,不仅融合了农业生产,还将旅游、文化、教育等多种元素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体验项目。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当下,休闲农业逐渐成为城市居民逃离城市的喧嚣和压力,寻求回归自然、放松身心的休闲方式,2023年中国休闲农业营业收入达到8400亿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华经产业研究院为助力企业、科研、投资机构等单位了解休闲农业行业发展态势及未来趋势,特重磅推出《2025-2031年中国休闲农业行业发展运行现状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本报告由华经产业研究院研究团队对休闲农业行业进行多年跟踪研究,使用桌面研究与定量调查、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解读休闲农业行业市场发展现状、上下游产业、竞争格局及重点企业等相关因素;科学运用研究模型,多维度对行业投资风险进行评估后精心研究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