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这池子里的龙虾,颜色漂不漂亮?个头大不大?”6月10日,泸县海牧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高大伦正在展示新净化出的一批“水果小龙虾”。高大伦说:“这段时间小龙虾价格低迷,就算是大虾的价格也不乐观,我们就开始‘转行’,销售起‘水果小龙虾’”。
据了解,3月份以来,小龙虾价格受到外地市场冲击,专合社“另辟蹊径”,在起捕的小龙虾中“优中选优”,选择个大、质好的小龙虾,投喂用30多种水果制成的酵素,同时借助专用的净化循环系统帮助小龙虾排出体内的杂物,这样生产的小龙虾被称为“水果小龙虾”。
“‘水果小龙虾’均价在40-50元一斤,这个销售利润就比直接销售小龙虾要可观得多。”高大伦介绍。
“‘水果小龙虾’还有它自身的味道特色,只用清水冲洗几次,上锅清蒸,便可享受到甘甜Q弹的小龙虾了,这也吸引不少食客争先购买。”高大伦说,“水果小龙虾”从3月将一直销售至9月底,从3月到现在,他们销售的“水果小龙虾”已经超5万斤。”
眼下稻田秧苗长势正好,高大伦却不能松懈,他正在紧锣密鼓筹备大头虾虾苗投放工作。
“今年我们专合社打算在玄滩镇辖区内2000亩稻田中投放大头虾苗,每亩投放3000尾虾苗,总共要投放600万尾大头虾苗。”高大伦介绍。
每年5月至10月,稻田错峰养殖大头虾,避免湖北等地小龙虾大量上市引起的价格战。近年来,玄滩镇成功探索出双稻双虾技术,即种植一季中稻、一季再生稻,5-10月养殖大头虾、11月-次年4月养殖小龙虾,亩产值1万元以上,让养殖户“找准风口、趋利避害”,实现持续性增收致富。
近日,泸县提出的“六大举措示范推广‘双稻双虾’”案例,作为全省唯一典型案例入选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组织开展的基层水产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典型案例。
今年3月,川南早虾启捕活动在玄滩镇巴蜀鱼米之乡核心示范区新山村顺利举办,特色稻虾品牌打造有里有面,乡村振兴鲜活图景令人振奋。目前,正在打造小龙虾加工厂、美食一条街、交易中心等,发展小龙虾垂钓、观光等稻虾产业农文旅结合项目,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产业链条。
玄滩镇通过持续推行“稻虾共作”高效生态种养模式,已建成稻虾标准化种养殖示范基地1万余亩。2024年全镇稻虾种养面积超2万亩,实现小龙虾产量400万斤,农业产业增收超6000万元,种养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县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