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舱驾融合产品亮相上海世博展览馆,集中展示其在智能座舱、辅助驾驶和车载AI大模型等领域的最新成果。
本届大会聚焦AI基础设施、科学智能、智能终端、AI赋能新型工业化、AI+金融等10大重点板块,目前,吸引800余家企业参展。在H2行业应用馆,亿咖通·安托拉系列计算平台亮相以“全域AI,安全平权”为主题的AI应用展区。同时,搭载智能座舱解决方案的吉利银河M9、领克10 EM-P、吉利银河A7车型也一同参展。
据介绍,亿咖通·安托拉系列计算平台以7纳米“龍鹰一号”车规级SoC为核心,可实现主流智能座舱功能、L2级的辅助驾驶(HWA、ALC)和自动泊车辅助(APA、RPA),是业内目前为数不多的已量产的舱驾融合方案之一,现已搭载于红旗、吉利、领克、银河等多款车型并销往全球20多个海外市场,同时获得大众全球车型业务定点。
7月27日,受邀出席以“跨域融合·生态共创”为主题的AI赋能舱驾融合新生态主题论坛,发表了题为“下一代智能座舱交互范式:AI Agent驱动的全域感知与生成式体验”的主题演讲,亿咖通科技产品高级总监龚思颖从开发者视角解析智能座舱交互的技术演进与实践路径。
当大模型上车逐渐成为车企共识,行业亟待突破的下一个卡点在哪里?“在汽车这个场景里,大模型不是喊出来的,你不能只做上层应用,而是要拥有自下而上的全栈交付能力。”龚思颖接受上海报记者如此表示。
她指出,所谓“AI定义汽车”,并不停留于单点功能,而在于芯片、系统、算法、交互等软硬件与系统的整体集成与深度融合能力。“如果没有这种集成和交付能力,做出来的‘智能体’很容易沦为‘昙花一现’。”龚思颖说。
基于这一判断,亿咖通科技目前已在通用基础AI大模型基础上,结合汽车领域的软硬件系统研发能力及用户调研,打造了车载多模态大模型引擎ECARX AutoGPT、生成式车载HMI系统ECARXperience和专属Agent智能体。通过三者协同,突破传统固定中控界面与“被动响应”的人机交互设计,实现了“主动感知、共情与记忆”的人机交互体验以及“感知-决策-行动”的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