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天津5月26日电 (记者张静淇)5月25日,2025年天津市生态环境科技周暨“大学生在行动”科技志愿活动正式启动。
该活动由市生态环境局、市科协、市科技局、市教委、天津师范大学主办。主场活动设置了科普属性强、前沿性强、互动性强的科普市集,涵盖“生态解码驿站”“聆听土壤‘呼吸’”“绿色‘西’望”“数智力量赋能垃圾分类、变废为宝、无废循环”“低碳生活”“‘臭’的可见”“减塑行动,为地球减负”“环境监测设备展示”“萌宠孵化·标本展示”“新能源与智能分子材料展示”“蝶韵·芝承生物科普文创”“生态文创展示”等十二个展台,吸引了市民和学生们的广泛参与。
“当前,科技创新已成为破解生态治理难题、实现绿色转型的核心引擎。”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张弢说,近年来,天津在环境监测、污染治理、清洁能源、生态修复等领域,依托科技创新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这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唯有以科技为舟,方能驶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未来”。
张弢表示,此次生态环境科技周的启动选择在校园里,是因为青少年是我们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具有无限的创造力和潜能,更具有无限的热情和活力。他们既是科技创新的推动者,又是绿色发展的践行者。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带动更多人,特别是青少年积极参与各项科普活动和绿色创新项目,接触和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热情,为推动科技进步、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贡献力量。
据悉,5月中旬至6月上旬,天津生态环境科技周以“格物致知 生态和谐”为主题,还将开展2025京津冀绿创——“美丽海河 创意天津”生态文创设计大赛、“格物致知”环保科普大课堂、我是美丽中国讲解员、我为群众讲监测、生态文明进校园进社区、科技成果科普化优秀作品征集、科普教育基地和环保设施单位向社会开放等系列活动,激发科技创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