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第31协同组年会暨广东省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天河区)科学教育展示交流活动在广州奥林匹克中学(以下简称广奥)智谷校区拉开帷幕。活动以“加强科学教育,落实国家课程”为主题,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结合其学校科学教育实践,分享中小学科学教育发展经验。
现场,天河区中小学科学教育指导中心揭牌成立,该中心将整合区内科学教育资源,帮助区域科学教育工作实现规范化和体系化。广州市天河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刘开勤在致辞中强调,科学教育是培育创新能力、筑牢人才强国根基的关键,在“双减”背景下,需落实“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天河正以科学教育为支点,努力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基层样本。”刘开勤说。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李烈军带来了题为《国内外新材料发展趋势与广东新材料产业发展》的主旨报告。他提及新材料产业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分析了科学教育与产业升级的紧密关联,明确了培养“面向未来”的科学人才的重要意义。
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院院长郑永和带来了题为《在科学教育中统筹工程技术教育的探索与发展》的主旨报告。在他看来,我国科学教育还存在着应试教育导向突出、实践教学薄弱以及校内外科学教育融合不足等现实问题,“应该设计基于任务的项目学习、主题学习,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真实问题,在‘做’中获得学习经验”。
华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党委副书记王丰以《“三维六翼”科学教育生态体系构建与实践创新》为题发言。她表示,在政策背景下,针对广东科学教育短板,华南师大构建了“三维六翼”科学教育发展框架,以点带面,统筹兼顾,着力打造“大中小融通校内外联动粤港澳协同”的大湾区科学教育生态体系。
此外,教育部基础教育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雷晓晖、广州奥林匹克中学校长邓清平、沈抚育才实验学校校长苏振敏就各区域、各校的科学教育经验作分享。
“当前学校对创新人才的培养,过于侧重‘拔尖’教育,而对大多数学生的普及型教育则相对被忽视了。”广奥校长邓清平认为,每个学生都应该接受适合自己的科学教育。为此,广奥设置了一套十二年制科学教育校本课程体系,面向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融合文理各学科,分别在科技人文、科技艺术、科技劳动、科技体育和科技创新五个领域开设相关课程。
记者获悉,本次活动共持续4天,将以分论坛形式展开深入交流和研讨,16所学校代表将分享科学教育的探索经验。天河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和广奥组织了24节涵盖各学科的展示课和说播课,将全方位展示以广奥为代表的天河区中小学“学科+科学”、“科学+项目”科学教育课程。
“‘人人科学’是广奥的科学教育理念。”广奥党委书记汪明微介绍,“科学+”是学校的特色发展目标,也是学校发展的一张名片。同时,科学探究思维也是广奥的教学目标,“抓科学教育就是在抓教学质量提升,就是在培养创新人才。学校还以课程建设为抓手,打造‘行知创’的科学课程体系,丰富校企和校院课程,为培养创新人才提供实践场域。”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
中国水泥行业陆海CCUS规模化部署源汇匹配模型构建与早期机会研究 Engineering
芯片电路设计新进展:布局优化精确算法助力成本降低 Enginee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