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之前就说过,我们想要做中国生态领域的大疆,未来的我们就是行业标准。”在12月1日下午的“投资对接加速企业培育分论坛”上,固碳与生态修复研究中心副主任、高级工程师,成都理工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客座教授李杉带来了“生态修复固碳技术‘材料-工艺-装备’一体化解决方案”的路演。
项目关注的“生态修复固碳技术材料-工艺-装备一体化”,其实是基于目前生态修复固碳市场对地质环境扰损区的技术储备不足、修复效果不理想,聚焦极端环境下生态退化与重大工程扰损破损区修复重大需求,突破高寒、干旱、缺土、少植多项技术瓶颈,创新改良了固土凝胶,空气集水、渣土熟化等材料。研发改造了适应复杂地形的高扬程、长距离喷施装备。相关的技术已经在九寨沟震后的整体生态修复、国家重大工程的生态修复、若尔盖沙化治理和固碳、北京门头沟生态修复工程等项目上获得了运用。
路演结束后,封面记者专访了李杉教授,谈了谈这项技术是如何“从书架”到“货架”以及成果转化的重要性。
如今,很多科研单位都在强调科技成果转化,许多单位也都意识到了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性。李杉所在的团队主要的任务就是转化:“我们团队一直秉持着科研创新和服务社会的理念,我们的科研成果不是挂在实验室墙上的奖章,而是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方案、材料和设备,是一个个案例成果。”
这几年很多高校院所都在陆续出台成果转化落地制度,天府永兴实验室的相对优势在于其定位就是致力于承担着解决碳中和领域“卡脖子”问题的重要职责,产出一批代表性科研成果并实现产品化、产业化,是为了转化应用而生的新型实验室,所以它的建设方案、部门设置和配套制度等等都是围绕着这个主题。同时实验室位于天府新区,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硅谷”地带,新区政府也是各方面大力支持,提供各种交流展示平台,同时从投融资角度,天府新区科创投这样的国有资金平台对于初创技术转化培育作用重大。
2024年是李杉第二次在天府碳中和论坛上进行路演,在她看来,这个论坛除了大咖云集,有很多院士、学者外,更大的优势在于还有一块是专门进行技术交流的。
“天府碳中和论坛既是高端的学术交流,更是一个技术成果交流展示的平台。通过这样高水平的论坛,可以更好地宣传我们的技术成果。从研究角度,国内大咖云集,是难得的学习交流机会;从技术转化推广角度,全国各地很多行业内企业来参加,不仅有技术交流学习,也会促成很多需求合作。路演分论坛这块因为还涉及很多资方,更是一个难得的融资机会。”李杉说。
李杉去年参加完路演之后,很多生态修复企业通过路演了解到天府永兴实验室的这项技术和案例,当天就有很多企业提出合作想法。一些政府机构也是通过路演更直观地看到了这项技术,了解了产业化的想法和方案,对于今年天府永兴实验室固碳与生态修复研究中心落地公司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家公司未来将作为中心后期成果转化的主要应用推广平台。
“今年我们的路演会有更明确的商业方案和投融资考虑,相信除了去年的收获,还将会有投融资的收获进展。去年可能还只是有个idea,今年基本上在商业模式、投融资模式上基本已经定型了。”李杉说,未来对于这个项目的投资,团队更看重的是发展和前景,“我们希望做中国生态领域的大疆,成为这个行业的领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华尔街突传重磅信号!微策略:准备说服巴菲特3250亿现金买入比特币……
下一站豪门?马尔穆什双响19场17球11助 身价4000万红军&曼联有意
两部门出台新政解决国资创投“不敢投”“不愿投”等问题 央企创投基金存续期最长可到15年
央行:明年1月起M1统计口径将扩围 纳入个人活期存款和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