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生态科技新城成立于2013年12月,是扬州市最年轻、最具活力的新兴板块,地处江广融合地带。建区以来,生态科技新城一直致力建设扬州生态中心、交通中心、科创中心、新城市中心“四个中心”,持续擦亮扬州科技创新、产业建设、生态环境“三张名片”。
为全面系统反映生态科技新城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以改革为牵引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不断增强改革创新的能动性,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各项任务末端落实,扎实稳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扬州新实践,10月31日,扬州市举行“实干争先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扬州新实践”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生态科技新城专场。生态科技新城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王学峰等参加发布会,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周学军主持发布会。
会上,王学峰用内通外联的“交通枢纽”、独一无二的“城市绿肺”、活力涌动的“科创高地”、宜居宜业的“梦想之城”4组关键词,介绍了新城发展的基本情况。
王学峰介绍,生态科技新城充分发挥扬州地理中心区位优势,高标准建设路网、管网、水网、绿网、智网,高定位打造国家高铁“八纵八横”主干网重要节点,启扬、沪陕2条高速穿境而过,连淮扬镇、沪渝蓉、扬马城际3条高铁在此并站,江平、江广等5条城市快速路在此互联互通。未来从新城出发,开车20分钟抵达机场,乘坐高铁半小时到南京、1小时到上海、3小时到武汉、4小时到北京。就在上周,南京禄口机场—扬州软件园临时起降点航线试航圆满成功,从新城打“飞的”去周边城市成为可能。
生态科技新城先后投入近120亿元实施生态治理,构建全域绿色公共空间超700万平方米,创成国家级湿地公园、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国家4A级景区、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5张“国字号”名片。
生态科技新城将“科创立区、产业强区”作为头号工程,紧扣全市“613”产业体系,确立“2+2+N”科创产业集群发展目标,创新实施“165”科创战略,挂牌市域科创中心,与中航工业、国家电网紧密合作,重量级科创平台落地扎根,科技项目纷至沓来,组建科创基金集群,高企数较2015年“翻一番”,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数较2020年增长5倍,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获省政府督查激励,全力打造全市具有标识度的“研发创新策源地、新质生产力孵化地、产业科创名城主阵地”。
生态科技新城坚持“世界眼光、中国特色、高点定位”,将公园城市、全龄友好等理念融入城市肌理,规划建设万福大桥、高铁东站、国际人才公寓等重大项目300多个,印象馆等一批新地标拔地而起,高能级产业载体、高品质功能设施、高水平教育、医疗、居住配套等逐步完善,精雕细琢出颜值与内涵兼备的城市会客厅、未来新中心。
王学峰表示,十年来,新城谋大局,抓大事,实现GDP年均增长7.3%,创成国家级消费品标准化试点区、省级高新区、省级旅游度假区、省级双创示范基地等一系列“金招牌”,为全市发展贡献力量。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科城融合“新高地”,紧扣“亮”字抓科创品牌,紧扣“育”字抓科创主体,紧扣“聚”字抓科创人才;推进园区“二次创业”,打造产城融合“新标杆”,紧扣“强”字抓产业,紧扣“实”字抓项目,紧扣“优”字抓环境;深入践行“两山”理念,打造绿城融合“新示范”,紧扣“火”字抓文旅,紧扣“富”字抓农业,紧扣“美”字抓生态;兜牢民生福祉底线,打造城乡融合“新模式”,紧扣“惠”字抓民生实事,紧扣“稳”字抓本质安全,紧扣“情”字抓社会治理。
新城党工委副书记李珊珊,新城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陈彬,新城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公安分局局长时克祥,新城党工委委员王恩春,新城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杨璟出席发布会。(扬轩)
江苏省扬州市生态科技新城成立于2013年12月,是扬州市最年轻、最具活力的新兴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