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2023年(第十五届)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以下简称“精英周”)即将开幕。14年来,苏州以更大魅力,广聚人才;以更大魄力,搭台筑梦。这张靓丽人才名片每年都愈发闪耀。
是人才,都欢迎。作为精英周分会场之一,苏州工业园区注重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创新要素汇集,致力于打造高水平人才福地和创新创业高地。
重视人才引育用留,强化良好产业生态培育,加强优质营商环境营造……园区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在建设开放创新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道路上,实现园区与人才的双向奔赴。
科技创新的根本源泉是人才。每一项科技成果背后,都是人才竞相涌流的创新智慧。要让科技人才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必须为人才创造政策完善、机制顺畅、平台广阔的创新环境。
近日,第二十三届吴杨奖获奖名单公布,园区重大科技领军人才亿航生物创始科学家尹航入选。
对于尹航来说,作为一个创业型科学家,就是要突破一批核心部件、制造一批高端产品、制定一批中国标准,把科研成果实现产业转化,为国家、社会作出贡献。园区能够提供这样一个平台。
“园区以人为本,对于顶尖人才的吸引和支持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政策支持、科研投入、产业完善等多方优势叠加,园区就是我们的最佳选择。”
亿航生物于今年4月正式开业,目前已建成2000余平百级GMP外泌体生产基地,也是国际领先的具备原创性研发和规模化生产能力的外泌体新诊断、新医药基地。
像亿航生物这样在园区筑梦圆梦的领军人才企业不在少数。领军人才何以在园区敢试敢闯?答案就是园区的政策制度始终围绕着人才进行,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着力为人才创造政策完善、机制顺畅的创新创业环境。
2007年,园区在全省率先实施“金鸡湖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创业工程”,聚焦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需招引人才,开启了以高层次人才引领新兴产业发展的新模式,一批怀揣梦想的人才“开花结果”。
同时,园区根据人才和产业发展所需,持续提档升级领军人才工作,在“政策扶持、招引机制、资源供给、服务创新”等领域不断优化完善,覆盖了初创企业从启动资金、房租补贴、成长孵化、产业化支持以及科技金融等全生命周期,确保政策活力和竞争力。
让政策扎根落地,充分激发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必将能够为园区科技创新提供更加有力的智力支撑。
科技领军人才政策实施16年来,园区已累计评选领军人才项目近3000个,培育了园区60%的上市企业、90%的独角兽企业。
园区始终坚持推动人才集聚与产业转型同频共振,通过做强做优新兴产业,打造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人工智能三张靓丽的产业创新集群名片,形成了产业引聚人才、人才提振产业的良性循环,日益成为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扬帆逐梦的心之所向。
近期,信达生物PD-1抑制剂达伯舒®联合疗法获批上市,此次获批使达伯舒®成为全球首个获批用于经EGFR-TKI治疗失败的EGFR阳性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的PD-1抑制剂,实现了EGFR阳性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在免疫治疗领域的“零突破”。
信达生物制药集团首席科学家陈炳良说,“园区拥有完整的生物医药产业链,各类资源要素让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都能在互补融合中实现快速发展。”
园区优质完善的产业基础让信达生物走上发展快车道,而这只是园区企业快速壮大的一个缩影。
不久前,汉天下发布Wi-Fi7FEM新品。放眼全球,目前在整个行业内,拥有Wi-Fi7FEM产品的厂商也不多。汉天下CTO赖志国表示,“园区有着良好的产业环境,非常适合半导体制造业发展。多年来,从材料选择到工艺试验,再到设计流程,公司也曾数次遭遇瓶颈,而正是凭借着一次次‘不放弃’的精神,公司突破技术难关,成功突破国外对我国在相关领域的技术垄断和专利封锁。”
如果说人才是创新这辆列车的引擎,那么产业就是它的主轴,只有搭好产业台子,才能更好地让人才长袖善舞。
2022年,园区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人工智能三大产业总产值突破3600亿元,保持20%以上年均增速。在今年年初苏州市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融合发展大会上,以园区为核心区的苏州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集群,以园区为核心区的纳米新材料集群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揭牌,园区产业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产业立区”“产业强区”进一步巩固,奠定高层次人才集聚基础,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活力。
其实,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三者之间本身就密不可分。让人才敢为善为,关键在于打造健康完善的创新创业生态圈。
日前,2023全球智博会展会现场,园区重大科技领军企业九识智能重磅推出最新款量产产品——L4级Z5车型。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用于城市配送的无人车产品,该车型可实现不同领域场景、完全脱人的实际应用,有效解决无人车配送的稳定性和成本问题,可以给客户带来很高的经济收益。
园区的产业基础让创始人孔旗选择园区变得简单:“园区地处长三角核心地带,有着较为全面且扎实的汽车产业链势能。人工智能技术在各领域应用场景的落地,无疑给企业带来了市场机会。而当地政府对于创新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大,管理风格开明务实,非常适合自动驾驶相关创新企业成长。”
创新环境的优渥给创新企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而高能级科创平台的集聚,则让企业飞得更快更高。
苏州实验室、“一区两中心”、姑苏实验室、纳米真空互联实验站等重大创新平台加速建设,进一步肥沃了园区的创新创业土壤,茁壮了人才腾飞的羽翼。目前,园区累计集聚大院大所37家,其中“国家队”科研机构15家。
一子落,满盘活。园区积极打造全球磁场,广纳海内外人才,以人才链之强,激发创新链之活,托举产业链之优。
近期,省委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支持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开放创新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意见》,强调园区要紧盯世界一流目标定位,坚持以产业创新为引领、科技创新为动力、开放创新为支撑,坚决扛起试验示范的责任担当,努力成为展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窗口”。
站在新的起点,园区将永葆求才之心,不断优化完善这片创新创业沃土,向世界打开这扇非凡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