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浙江嵊州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比亚迪新能源动力电池生产基地,一期车间生产线高效运转,二期项目施工建设如火如荼。
作为嵊州史上单体投资规模最大的工业项目,比亚迪新能源项目总投资达130亿元,一期18条生产线已全面通线人,今年产值预计突破百亿元。
曾经以领带、厨具等块状经济为特色的嵊州,近些年扎实推进“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实现产业结构悄然升级,先进制造业“生态圈”初具规模、不断丰富。
不仅有比亚迪新能源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嵊州近年接连引进海威汽车、长鸿生物全生物可降解材料产业园项目、浙江纳米抗体技术中心有限公司年产45000克纳米抗体建设项目、贝达(嵊州)创新药产业化基地项目等一大批先进制造业项目,产业链条不断拉长,产业能级持续攀升。
新兴产业“种子”凸显生命力。目前,嵊州形成了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生命健康、高端装备等7个崭新的特色产业集群。
2022年,嵊州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7%,全年完成亿元以上项目签约52个,新签约项目总投资262.4亿元,列入浙江省级重点项目数量、获批用地指标和新增能耗指标均创下历史新高。
嵊州厨具产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从代工生产到自有品牌,再到瞄准“集成灶”单品突围,逐步形成“中国厨具之都”产业地位。近些年,嵊州坚持数字赋能、创新驱动,掀起中国集成厨房产业一场“智造”革命。
2020年,嵊州集成灶龙头企业——亿田智能厨电联合阿里天猫深入探索家庭厨房场景,发布行业第一台具有成熟语音交互功能的云智能集成灶,正式拉开向“人工智能无人厨房”进阶的序幕。
浙江亿田智能厨电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伟勇介绍,企业主动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成为行业内率先引进400T连续冲压自动生产线的工厂。相较于之前多次成型、人工搬运的生产作业模式,一次成型的自动流水线道人工作业工序,人均产出提高64倍,同时品质合格率达到99.9%。
目前,嵊州拥有近500家厨具企业,集成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65%以上,成为全国最大的集成灶生产基地。
2022年,嵊州全市累计完成数字化改造企业420多家,32家企业获评绍兴市智能制造示范车间及以上荣誉称号,已建成的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生产效率提升60%以上,当地集群集聚智造高地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
多层次、立体化的人才体系,是驱动先进制造业“生态圈”越发繁茂的重要源泉、基础支撑。
海威新能源汽车车身一体化轻量化项目去年底落地嵊州时,企业订单大幅增长,厂房空间紧缺。了解情况后,嵊州经济开发区帮助企业紧急找到一个30000平方米的厂房。
企业董事长王承永表示,优质的营商环境,让嵊州乡贤回家乡发展、为家乡贡献有了更坚定的信心。
放眼长远、夯实根基,嵊州格外重视人才工作,引才、育才、用才与留才并举,持续提升营商环境、打造宜居宜业城市等。
嵊州对列入《嵊州市高层次人才分类目录》的高层次人才,按照类别分别给予50万-500万元不等的房票补贴;对在嵊企业实行“一窗受理、闭环审批、一对一服务、一事一议、一站结办”服务,并提供创业扶持、金融支持等补贴,最大限度释放政策红利。
此外,嵊州展开老旧小区改造和未来社区建设,大力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建成人才公寓近千套,全日制本科及以上人才均可申请入住。
目前,嵊州已拥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众创空间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家,高新技术企业259家;累计引育国家级领军人才29人、浙江省级领军人才26人,申报入选浙江省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4个,人才资源总量达到22.5万人。 (本报记者方问禹)
人民网北京7月18日电 (记者申佳平)“就业关系到每一个劳动者的权益、关系到每一个家庭的幸福。”今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的7月份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研室主任、新闻发言人金贤东介绍,6月份,就业主体人群失业率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人民网北京7月18日电 (记者申佳平)今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的7月份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国民经济综合司副司长李慧表示,“回看上半年经济运行,一季度实现良好开局,二季度持续恢复,我国经济呈现回升向好态势。” 李慧具体介绍,从三大需求看,市场需求逐步恢复,餐饮、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加快回升,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2%,比一季度加快2.4个百分点;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8%,其中制造业、基础设施投资分别增长6%、7.2%;外贸稳规模优结构各项工作深入推进,货物进出口增长2.1%。…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